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

淺談台灣糧食危機(Food Crisis)


最近讀完糧食危機關鍵報告:台灣觀察一書,讓我對於台灣的糧食危機有進一步的認識,這本書資料完整,論述條理分明且立論有據,足可堪稱經典。作者擔憂台灣未來將會出現斷糧的危機,因此台灣人必須在這10年內有所作為才能夠力挽狂瀾,以確保未來充足且安全的糧食來源。作者非常關心台灣農業的存亡,以及農村文化的沿續,老師不時呼籲民眾應該團結,照顧真正為台灣環境奉獻的農民;並棒喝政府需制訂政策,為農民塑造友善的耕作環境。我們知道工業革命後,傳統以人獸為主的農耕方式,已由機械部份取代;而綠色革命後,基改作物則提升了單一作物在單位面積的產量。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兩大革命所帶來的好處之後,專家們提出了警告:
1.機械化以及利用化肥所生產的糧食,必須倚賴石油;糧食的國際貿易與運輸也靠石油,因此石油價格漲價,糧價將隨之上漲。令人擔憂的是一旦石油的利潤低於生質能源時,生質燃料的需求將會愈強,而原本作為糧食的農作物,可能就會被拿來生產生質能源,造成糧食產量銳減。
2.基改作物雖然已被証明可提升產量,但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食用基改作物,對人體健康是有疑慮的。另外,基改作物雖可短期提升作物產量,但是將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衝,並且造成土壤的地力流失,如:微生物的死亡、土壤酸化等問題,長遠來看對環境並不友善。根據「憂思科學家聯盟」(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,UCS)的報告指出,黃豆及玉米在改造基因成耐除草劑的特性後,在美國境內種植後的結果發現其產量並未如預期般增加;而改良後的抗蟲性玉米的產量充其量只能算是少量提升。[報告名稱:High Yield Claims for Biotech Crops Disputed]
目前只有能源技術的突破、安全基改作物的發展以及人性慾望的控制才能即時解決糧食危機了。彭老師擔心世界消耗有形物質的速度遠超過科技發展的速度,在基改作物能耐旱、耐高溫、對人體無害且量產之前,恐怕已深陷糧荒了!
過去台灣為了發展經濟重點產業如:工業、商業以及服務業,犧牲了許多可耕用地,從最多的可耕地面積是100萬公頃→1977年92萬公頃→1997年86.5萬公頃→2007年82.6萬公頃→2010年的81.5萬公頃,而其中還有16萬公頃處於休耕狀態。換句話說,台灣現今真正在從事糧食生產的只剩下65萬公頃。在四十年不到的時間,台灣的實際從生產的面積只剩六成多,未來勢必還會持續減少。
台灣農業環境的變遷速度實在太快,令傳統知識不足的農民無法招架,我們家甚至只能眼巴巴望著對面的農田一塊塊被水泥填平成建地,一條條記憶中的阡陌變成踏在腳下的道路。雖然透過NGO組織的努力,減緩了農地消失的速度,不過我們要面臨的問題除了農地逐年消失之外,還有農民高齡化的問題,若不設法讓部份年輕人回鄉務農,待二戰後嬰兒潮的農夫們陸續退休後,台灣糧食生產挑戰將更嚴苛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淺談農業防災必要性


我們知道溫室技術的發展,大幅改變傳統農業的面貌,過去教科書所指的農業,廣義而言就是「人類利用天然資源,從事農、林、漁、牧之生產、製造、儲存、銷售的生產事業。」狹義而論就是「農作物的生產事業,包括農藝作物與園藝作物的生產。」在溫室技術及水培技術問世之前,農夫必須拿著鋤頭辛苦的開墾土地,並利用土壤以及合適的種苗,配合天時來生產作物。往往作物收成的關鍵在於氣候變化,人為的田間管理僅在氣候穩定時有效,但難敵一夕災變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人們開始思考如何降低或避免天災所帶來的風險,目前有關降低天災風險的技術如:先進的溫室建築、病蟲害防治法、耐寒或耐旱的基改作物、準確氣象預測、無土的水培技術…等等。溫室技術是亞摩感興趣的部份,之所以對溫室感興趣的主因有3:
1.溫室技術可在不使用基改作物或化肥、農藥的前提下,利用環控以及精準灌溉系統同時提升作物產量以及食物安全性。
2.台灣地處亞熱帶以及熱帶氣候的環境,雖然作物種類豐富,一年四季皆有許多適合的作物可供栽種,但因台灣氣候多變化,為了避免梅雨、颱風、寒流等災害,仍需提供作物適當的保護。而溫室環境與開放式農田比較,是隔離的系統,完善的溫室可避免天災(氣候、蟲害、病害)所導致的農損,並可營造出適合作物的生長環境。
3.大部份台灣溫室不栽培低經濟價值的糧食作物,且因造價因素而尚未普及。但我相信溫室裁培技術的經驗,是未來建造垂直農場重要的依據,而垂直農場也許是未來農作物避險方案之一,令人感興趣。
台灣地狹人稠且耕地崎零,平均每戶耕種面積約1.2公頃,在可耕地小的情況下,有效降低天災農損,又同時提升產量及品質是非常重要的。根據農委會農損統計資料顯示,民國85年總農損高達198億元、民國87年達126.9億元、民國89年達105.2億元、民國94年達206.9億元;若以單一天災來看,又以民國85年的賀伯颱風以及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颱風為甚,這兩個強颱加豪雨帶來的損失都超過180億元。下表為民國83年~98年間由颱風所造成的前十大農損,光是前十大颱風農損總計就達696億2662萬元,若在加上其它災害所造成的農損,如梅雨季、颱風後挾帶的豪雨、乾旱、寒害、病蟲害、污染…等等,每年農損動軏破百億。

不禁想問100億能作什麼呢?假設每位台灣人1年平均消耗45kg的白米,1公斤白米以37.5元計算(1斤22.5元),則100億可以買2億6667萬kg的白米,等於提供了592萬5926個台灣人1年的白米消耗量。
100億能作什麼呢?假設Venlo力霸型玻璃溫室1坪造價1.2萬元,1分地的溫室建築為351萬6000元,換算下來可以幫農民蓋2844棟佔地1分(293坪)的力霸型溫室(可抵抗風力11~13級)。[1]
100億還能作什麼呢?可以幫助3萬6630位弱勢學生完成國中以及高中(職)的學業或辦場國際盛事讓全世界看見台灣…等等。總之100億如果省下來,對國家而言絕對是非常好用。農業GDP雖僅佔總GDP的2%,但根據行政院統計如下表,自民國90年~民國99年間,全國平均農業預算為949億9100萬佔總預算的5.75%,比率看起來很多,但恐怕還不夠,必須再想辦法投入防災設施,尤其是針對糧食作物的防災。每年防災就算只降低百億農損的零頭%數,其效益長久累積下來也非常可觀。
年度別
(民國)
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央農業預算中央農業預算
占總預算比率(%)
金額增減率(%)金額增減率(%)
901,637,0799.8890,44822.965.52
911,590,738-2.8386,205-4.695.42
921,656,7604.15120,08239.307.25
931,591,570-3.93115,092-4.177.23
941,608,3261.05121,9755.987.58
951,571,685-2.2894,735-22.336.03
961,628,3513.6192,934-1.905.71
971,711,7175.12104,76512.736.12
981,809,6675.72107,7282.835.95
991,714,937-5.23106,391-1.246.2
平均1,488,3750.5494,9912.655.75

單位:百萬元

另一個教訓可說明農業防災的必要性,在2004年~2006年,全球小麥總產量因氣候因素導致歉收,加上2002-2008年間油價意外地持續走高,這段時間讓期貨投機客有炒作糧價的空間,使得全球糧價到了2008年6月期間飆升到不合理的高點,造成世界性的恐慌,雖然2008年7月-2009年2月間物價指數大幅下滑,但2009年3月後至今,又開始持續成長至2008年的高點。合理的糧價波動應該由實際市場的供需來反應,而非由人為緊縮市場上糧食流通量後,再放出糧食危機警訊,待市場糧食價格提升後再脫手獲利,這樣不對。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,但既然無法避免有心人士的操作,則必須提升糧食抗災能力以保障作物產量。
圖片來源:Food Outlook Jun. 2011
2006年-2008年間當時各國為了穩定國內糧價,各別訂出政策來因應,如2007年俄羅斯以關稅控制大麥與小麥的出口;2006年秋季烏克蘭管制糧食出口配額;2007年8月-2008年1月塞爾維亞祭出小麥出口禁令;2006年秋季,哈薩克管制出口;中國則針對小麥、大麥、燕麥、蕎麥課徵出口關稅外,並管制稻米、小麥、玉米的出口額度;印度取消小麥及麵粉的進口關稅。由各國的因應政策,可以知道即便是糧食綜合自給率95%的大國,在面臨國際糧價上升的壓力時,也不得不限制糧食的出口,或大開糧食進口之門。糧價飆升期間衝擊了各國民生,雖然未導致斷糧,但告訴我們一個可預見的事實,一旦世界性糧食危機來臨時,糧食綜合自給率30.6%的台灣將陷入以高價換糧的窘境,最慘則是有錢買不到糧食。專家們已提出警告,在全世界糧食產量趨於穩定的情況下,將難以應付持續增長的人口,除非有突破性技術再創二次綠色奇蹟,否則各國糧食的供應體系,將愈來愈敏感,此時的國家農業將是安定社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。[2-3]
亞摩很喜歡FAO提供的這張圖片,給人一種務實的親切感,內容應該是在說明自然、人類與科技的共存。讓我想起過去台灣以農業帶動工業的成效彰顯,但以工業發展農業則還不足。台灣農業軟硬體技術,雖堪稱世界一流,但普級程度仍需努力,如何輔以國家工業的力量,發展永續農業是我們所期待的。
圖片來源:FAO

[參考資料]
1.農糧署溫室標準圖結構計算書
2.Rising food prices: causes, consequences and policy responses
3.糧食危機關鍵報告:台灣觀察